近年來,中太建設集團以確保實現企業“十二五”發展的目標為出發點,圍繞“部隊文化、軍人文化和大家庭文化”構建具有中太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他們的做法得到了建筑行業主管部門的認可,先后被授予“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獎”、“河北省企業文化建設示范單位”等榮譽,并在建筑行業內宣傳推介。為此,筆者采訪了中太建設集團名譽董事長、黨委書記李文健。
筆者:董事長,您好。中太作為軍轉企業,卻締造了建筑行業領先的企業文化體系,請您簡要介紹一下中太是如何做到的呢?
李文健:在經歷了部隊到地方、國企到股份制的改革之后,中太建設集團“一班人”依然保持著軍人的作風和品格,把打造建筑行業的“尖兵”和“鐵軍”作為企業發展的精神支柱,逐漸形成一套構筑企業精神、提升企業內涵、實踐企業文化、塑造企業形象、推動企業成長的企業文化體系。公司專門設立了企業文化的主導部門企業文化部,圍繞“1139”發展戰略和“3+7”產業模式,制定出臺了《企業文化建設實施意見》,明確構建具有中太特色的文化體系為指導思想、工作方針、總體目標,既要堅持中太一貫的建筑鐵軍精神,又要融合現代企業文化體系元素,并根據企業工作重點的轉移,每年對《實施意見》進行修訂。總體來說中太注重企業文化兩方面的引領作用,一是統一企業標識引領企業形象。在中太全國管理市場內推廣使用,基本達到了統一、美觀、協調、持久的目的;二是以獨特文化培育企業精神。我們提出了“部隊文化、軍人文化和大家庭文化”的文化理念,以鑄造鐵軍文化為核心開展企業文化建設,構建現代企業精神理念。
筆者:作為一家具有“部隊血統”的建筑企業,中太是如何在鐵軍文化中融入現代文化元素的?
李文健:鐵軍文化是推動中太建設集團不斷前進和持續、健康、加速發展的強勁引擎。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員工隊伍不斷壯大,大多數新員工并沒有接收過部隊文化的洗禮,傳統依靠強制性服從鐵軍文化已經不能正確引導企業健康發展。我們依托傳統部隊文化,創新延伸出適應新時期建筑業的鐵軍文化。一是讓鐵軍文化回歸思想管理教育本質。通過民主化自我教育的方式,強化中太員工思想管理教育,靈活機動地進行鐵軍文化宣揚,讓員工充分認識到鐵軍文化的意義和重要性,在動態發展中建立鐵軍文化的價值體系。通過一系列文體活動和素質培訓,讓新員工了解中太歷史沿革,讓老員工重拾軍旅情節,讓員工從心底認可鐵軍文化。讓鐵軍文化為經營服務,為核心競爭力服務,為中太生機活力服務;二是加強人性化的執行力建設。在執行力建設中,我們注重培養員工的個人能力和工作態度,統一員工的思想和行動,達成“中太夢”和“個人夢”相統一的共識,將員工凝聚在企業之中,形成強大合力,實現提升執行力的目的,促進企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筆者:聽說中太十分重視黨建和工會在企業文化中的作用,你們具體是怎么做的?
李文健:黨建和工會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司黨委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凝心聚力作用,主動服務公司中心工作和發展全局,使企業文化建設取得新的成效。第一,大力開展“聚心”工程。我們從關心人、理解人、幫助人的角度做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的工作,達到凝聚人心、積聚力量的目的,讓員工對企業有一種信任感和歸屬感,形成較強的心理契約,提高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始終牢固樹立相信員工、依靠員工、尊重員工的思想,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工會方面,每年都會拿出一定的資金,用于看望生病的員工、資助有困難的家庭,讓這些員工安心養病,共度難關。第二,大力開展“聚智”工程。我們認為,要讓人才在企業留得安心、干得盡心,就要給予合理的回報。為此,我們建立了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客觀、公正、公平、合理地評價每個人的工作實際,既能體現“多勞多得,績效有限”的原則,又能體現他們的人生價值。對有突出貢獻的人才,敢于重獎,使他們在獲得經濟利益的同時,獲得成就感和榮譽感。第三,大力開展“聚力”工程。我們在全公司營造樹立典型、弘揚正氣的良好環境,通過評選先進集體、先進個人、企業標兵等等,最大限度地激發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廣大員工的才華有展示的舞臺,創造有實現的空間,貢獻得有應有的尊重,讓廣大員工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活力競相迸發、充分涌流,使比學趕幫超、和諧競爭成為公司的一道亮麗風景。
筆者:中太在企業文化建設中有哪些具體措施?取得什么成績?
李文健:我們每年年末都會對一年來的企業文化建設成果總結討論,為修訂次年企業文化實施意見提供基礎。年初都會對全年的企業文化建設細化到每一項活動,責任到人。以今年為例,我們十分注重以活動為文化建設的載體,以“打造鐵軍、重塑軍魂,集聚正能量、共圓中太夢”為全年活動主基調,總體規劃包括“感動在中太、學習在中太、競技在中太”三個系列、九大活動,貫穿全年,系統地將“中太夢”和“個人夢”結合在一起,實現企業和個人共同發展的目標。先后成功舉辦了“魅影中太”形象攝影比賽、“打造鐵軍、重塑軍魂”主題演講比賽、“我成長、我改變、我快樂、我幸福”主題文化沙龍、“慶祝五一建筑工人最光榮”文藝演出、職業技能大練兵等活動。12月起,重點謀劃首屆中太“十大新聞”、“十大新聞人物”和“感動中太十大人物”評選活動,挖掘企業發展歷程中的重大事件和感人事跡,將企業年度評優評獎上升到全新高度。同時,我們在對《中太建設報》、中太官方網站等傳統媒體進行改版升級的基礎上,開通中太官方微信公眾平臺,配合典型形象事跡宣傳,三大主力媒體平臺完美呼應,消除宣傳盲點,使中太品牌的知名度和知曉率大大提升。另外,我們積極投身社會公益活動,與唯品會一道出資援建因蘆山地震而損毀的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寶盛鄉鳳頭村幼兒園,改善附近三個鄉兒童上學的問題,受到了當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筆者:聽說中太將“誠信”作為企業文化精神,請問如何彰顯這一內涵?是如何利用這一內涵推動企業發展的?
李文健:“誠信”是立企之基,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古人云:“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公司組建了內部信用評審委員會,每半年牽頭組織對下屬各單位展開一次信用評價工作。依照各單位誠信管理、經營實力等劃分A、B、C三個優劣等級,針對誠信等級給予相應的綠色扶持政策或處罰措施,將下屬單位納入內部信用體系的約束和管理中。建立合作信用檔案記錄,對信譽不佳、能力不強的勞務隊伍和項目合作伙伴列入黑名單,并堅決拒絕選用。通過內部信用評價機制的建立,有力促進了公司整體誠信經營水平和運營管理效果的提升。在對外經營和對內管理中,借助企業對誠信的踐行和示范,不斷增強員工對企業誠信理念和行為的高度認同。同時借助培訓教育、獎懲、樹立典型等手段,持續塑造全員的誠信品行。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感召,將踐諾守信逐漸內化為企業與員工共同的價值取向、行為準則。依靠制度約束和文化引領使誠信理念獲得全員一致認可和自覺遵循。誠信讓中太打響了品牌,實現了業務橫向和縱向的延伸,為企業贏得了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快了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今年,中太與中國低碳產業投資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在全國范圍內,選定環境優越、交通便利的地區規劃建設“中國低碳【中太】智慧新城”等一系列低碳環保建筑項目,并籌備建設中國低碳論壇經濟暨論壇永久性會址,共同推動“綠手帕行動”全球公益活動的開展,走出了由“中太制造”走向“中太設計”、“中太創造”的第一步。
筆者:中太是業務范圍遍布全國甚至海外部分國家,你們是怎么通過企業文化建設推動企業發展的?
李文健:品牌,是現代企業文化外在影響力,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中太的品牌,就是依托鐵軍精神,集聚全體員工的智慧,實事求是,開拓創新,將具有中太特色的“部隊文化、軍人文化和大家庭文化”傳遞到一線工地之中,體現在精品建筑之上,使中太屹立于中國高端建筑業的頂端。通過“打中太牌、走全國路、謀海外財”的戰略方針,使得中太的知名度走在全國建筑行業前列,吸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發展,企業實力不斷增強。在經歷了由軍到工、由傳統企業向現代企業的徹底轉型后,中太發展成為一個集建筑安裝、建筑設計、裝飾裝潢、土石方、鋼結構、地基基礎、市政道橋、消防工程和建筑幕墻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特大型企業集團。連續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和中國建筑行業百強行列。在站穩國內建筑市場的基礎上,集團公司堅持“走出去”的發展戰略,以“蹄疾而步穩”的姿態,一步一個腳印地開拓國際市場,從單純的勞務輸出逐步向工程分包、總承包轉變,擺脫“海外包工頭”的身份,并最終形成施工工程分包與總承包并行的市場格局。先后在利比亞、尼泊爾、阿爾及利亞等海外地區設計分支機構,并獲得了國家商務部頒發的對外援助成套項目施工任務B級實施企業資格。
結語:在當今建筑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中太建設集團保持傳統的建筑鐵軍精神,加以符合現代企業實際的改革創新,使得企業始終屹立于中國高端建筑業雨林之中,并逐步在海外區域打響中太品牌,這一切都得益于強大的企業文化作為支撐,其經驗值得同行業借鑒,為中國建筑企業的“高端發展”奠定基礎。 |